返回首页

纺织业如何进行结构调整

169 2024-01-20 14:50 admin   手机版

纺织业如何进行结构调整

我国纺织行业在经过前期的量变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国家。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势在必行,需要从量变到质变。主要包括:加大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重点增加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技术工艺系统集成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含量、附加值,推动重点行业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完善落后产能退出和配套政策,这些都是纺织行业结构调整要重点突破的地方。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主要应当着眼于两方面问题,第一,消除短缺和严重的生产能力过剩;第二,解决生产要素配制效率,推进产业升级。在产业升级中,必须要看到生产要素的集中化趋势,第一项是优势企业集中,同时避免某些行业形成寡头垄断竞争格局,尤其在资源密集型产业,要推进向大型产业集中,向优秀产业和优秀地区集中。另外,也应重视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深化专业化的分工。

求关于“我国纺织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文章!!!!!

中国纺织行业是受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比较大的一个行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直接影响了纺织行业增长速度的下滑。由于金融危机造成的国际市场需求快速大幅下降。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均因需求锐减而显著放缓,我国也不例外。尤其是出口依赖程度越高的国家,其经济增长和工业生产的放缓程度就越严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基本如此。

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我国产品的对外出口,而纺织工业是中国经济中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利用外部资源最集中的领域,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首受其害,由于外部需求萎缩,致使中国纺织工业增长速度下降,出口形势更加严峻,利润明显减少。主要表现在2008年下半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企业利润的增速均跌至近10年来的最低。二00九年外需市场将进一步萎缩,出口形势更加严峻。

二、 国内内需市场仍有巨大空间和潜力,靠内需拉动纺织工业回暖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纺织工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中国纺织工业在对外出口受到冲击后,靠拉动内需来走出困境,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国家投资的四万亿拉动内需资金多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对纺织业的直接倾斜力度不大,这就要求纺织业要审时度势,抓住其他行业的工业原料需求,如;化纤市场、革基布、玻璃纤维面料等,逆势而上,搞活市场。另外,从衣着类消费来看,尽管中国人均纤维消费量已从二000年的七点五公斤增长到目前的十五公斤左右,但与发达国家人均纤维消费量三十公斤到四十公斤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家用纺织品来看,随着新居数量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每户平均都有十公斤到二十公斤的家纺消费量。尤其在中国广大农村,目前纺织服装消费量依然还很低。这些都意味着中国纺织服装内需市场还有巨大空间和潜力。随着国家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措施的逐步实施,纺织品如何搭上这一会班车,促进发展,将是纺织业的一大课题。

三、国家连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给予信贷支持等政策措施,对依赖出口的纺织企业 无疑是一件好事,但纺织业的部分业者也不能对退税政策得效果抱有太的乐观得预期, 还是要靠自身的综合实力来谋求发展。

四、金融危机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冲击相对大一些,纺织工业的投资重心同样也面临着加快向中西部投资转移的问题。

这场危机对我国各地区纺织工业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其中,受冲击最大的是外向型产业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而以内需纺织产业为主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受影响相对较小。还有一些地区,纺织开发建设热潮不减,经济发展逆势上扬。

2008年以来,全国 工业、投资和进出口增长表现出“东慢西快”特征,自2007年11月起,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就呈现出逐渐下降的态势,除了行业结构性调整已显成效之外,也反映出市场形势发生了景气度的转变,企业主动收缩了投资战线,以应对需求下滑的挑战。 从不同地区来看,尽管东中西部的纺织行业投资增速均较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减缓,但我国纺织行业投资向中西部地区调整步伐仍在不断加快。

五、纺织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根本改变。

2008年10月份之后,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显著恶化。市场需求萎缩和难以预期的危机走向严重挫伤了企业信心:企业技术创新意愿受到抑制,不少企业不敢或不愿继续扩大再生产,部分企业家甚至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意志,企业行为趋向短期化、投机化,一些纺织企业也因资金链断裂而濒临破产倒闭。这种状况在纺织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中更为突出。尽管国际金融危机严重抑制了外需,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纺织工业企业的总体经营状况严重受挫,但从中国与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关系、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看,支持中国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根本改变。从陆续公布的一些统计数据看,纺织工业企业运营状况出现了一定的好转、回暖的迹象。部分企业的新接订单有所增长。从现有数据和国家不断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来看,纺织企业生产出现了局部反弹,但企业总体经营状况能否根本好转还有赖于出口的恢复和内需的扩大。在本次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中,将民生与支柱产业并提,反映了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就业是我国宏观政策的重点。保就业,就要保企业。我国从民生的角度看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工业是我国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直接关系到大约2500万产业工人的就业,间接影响到1亿农民的生计。通过给予优惠政策进行扶植,产业自身也不再自认为是“夕阳产业”,也让更多纺织企业有信心,从而鼓励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思路。

政府经济刺激政策作用初步显现,但尚需出台后续政策应对日趋加深的危机影响

总体来看,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及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将促进纺织市场信心一定程度的恢复,缓解纺织企业的资金困难,并使相关行业的企业获得税收等方面的实惠。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出口无疑将得益于这些政策的落实。纺织行业一定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努力实现2009年纺织行业平稳较快发展。当前纺织工业正值产业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纺织行业企业应积极开展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和模式创新,有效促进纺织行业的整体提升和全面振兴。纺织行业现在迫切需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搞好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练好内功,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二是从三方面促进行业整体提升:因地制宜,搞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集中力量,重点支持一批拥有自主创新能力、致力于体制创新和模式创新、对产业拉动有示范作用的骨干企业;因势利导,有序推进纺织产业区域结构调整。

六、中国仍处在加速工业化的历史阶段,纺织强国目标的实现任重道远。

国际金融危机无疑对我国纺织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但当前纺织工业发展遇到的困难,也与我国一度在较短的时间集中出台了一系列增加纺织企业负担的政策有关,这些政策的迭加作用使纺织企业竞争力受到了影响。金融危机爆发促使世界各国反思经济增长的方式与结构升级的路径。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去工业化”发展后,开始意识到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危害。金融危机同样会影响我国纺织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赋予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更科学的含义。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劳动力丰富的人口大国来说,迄今为止,工业化道路远未走完。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工业生产仍将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保持我国工业稳定增长的基础和提供就业岗位的重要部门,是我国应长期发展的产业;产业的升级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为此,应在坚持自主创新、结构升级、节能减排方向的前提下,将建立层次丰富、结构完整的纺织强国工业体系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长期任务。 闲云野鹤 回答采纳率:20.9% 15:15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